close

腺 病 毒

臺中榮民總醫院小兒部
鹿曉楓、陳伯彥


 

臨床表徵:


    腺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有許多不同的臨床表徵,有時臨床症狀很獨特,可以作明確的診斷,然而大多數的病例,腺病毒引起的症狀很難跟其他病原引起的作區分腺病毒最常造成呼吸道及腸胃道的感染。它不常造成感冒,但卻常引起伴隨著咽炎發燒的上呼吸道感染。腺病毒可以引起結膜炎、滲出性的扁桃體炎喉氣管炎(哮吼)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及肺炎。腺病毒會引起一種稱為喉與結膜炎(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PCR)的特殊徵候群,流行病學顯示這種徵候群最常與被污染的游泳池水有關


   除了上呼吸道的感染,腺病毒也是造成孩童腹瀉的主要病因。這種所謂的腸道腺病毒無法從例行的組織培養中培養出來,通常是從糞便的電子顯微鏡檢查中發現。被腸道腺病毒感染的孩童也可能會出現上呼吸道的症狀。


致病作用:


   腺病毒是一種沒有外殼,雙股DNA病毒。在人體已經被分辨出來的有47種血清型,在其他物種身上也曾分離出其他的血清型。當腺病毒接觸到目標細胞後,病毒的DNA會進入細胞核,接著在細胞核內複製,形成特殊的包涵體。被腺病毒感染的細胞會因病毒的快速繁殖而導致細胞溶解死亡。腺病毒也可以潛伏在細胞中,尤其是在淋巴細胞,像是扁桃體細胞。最後腺病毒可能會造成細胞變性而誘發致癌機制,但腺病毒與細胞間最後的交互作用在人類疾病上的重要性目前仍不清楚,


流行病學:


    1.微生物的來源:我們可以從被感染的個體呼吸道的分泌物、眼結膜以及糞便中,發現腺病毒的存在。


    2.高危險群:腺病毒感染好發於年紀小的嬰幼兒及孩童,而且是最嚴重的,一次流行的爆發常發生在接觸密集的地方,如托兒所、學校和醫院,尤其是在軍隊新兵中常發生嚴重的流行,免疫機能低下的病人很少會被腺病毒感染,但若被感染,病情通常會很嚴重。


    3.傳染方式:腺病毒是藉由飛沫傳染的,當含有病毒的微粒接觸到易受感染的人群的鼻子、喉嚨或眼結膜的黏膜時,就是感染的開始。腺病毒也可以經由口--糞傳染。


    4.潛伏期:2~14天


診斷: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不會診斷是'腺病毒感染",通常會以一個典型的臨床症候群來作為診斷,例如:結膜炎、哮吼、細支氣管炎、肺炎、或腸胃炎等,不刻意去區分病原的特異性。若真的要定義為腺病毒感染,則可以經由病毒培養、電子顯微鏡檢查、被感染者黏膜分泌物的抗體檢測或是在被感染者的血清中對抗腺病毒的抗體有上升等方法。

治療:
   腺病毒的感染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大多數病情並不嚴重也不需要住院治療,然而年紀小幼童和免疫機能低下的病人,可能需要住院給予支持性的照顧。

具感染力的時期:
   從症狀發生前2天到症狀出現後的8天,都可以從被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分離出現腺病毒來;腸道的腺病毒通常可以在腹瀉開始的8天內,從患者的糞便中找到,有些甚至可以持續2~3個月之久;腺病毒在症狀開始後2週內也可以從眼結膜的培養中長出來。


感染控制:


  1.疫苗:腺病毒有些特定血清型具有疫苗,而且在新兵入伍時會例行使用,但疫苗不用在孩童身上

  2.從托兒所或幼稚園隔離:腺病毒引起的感染通常不需要隔離,應該是病童個別的情況決定是否要繼續上學,但有腸道腺病毒感染的小孩在腹瀉停止前,則應該避免到學校或托兒所。腺病毒引起的眼結膜炎流行通常很難控制,因此如果有流行性角膜結膜炎,病童應在開始出現症狀的2週內,避免到學校或托兒所。

  3.對其他孩童的建議:儘管曾經接觸過被感染者,在發現是腺病毒感染時也不需要特別處置,應該觀察小孩子有沒有出現一些嚴重的症狀、需不需要去看醫生,同時要記得免疫機能低下的孩童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疾症。

  4.對人員的建議:對成年人而言,被感染的機會並不增加,特別注意洗手以及小心處理被感染者的排泄物,尤其是糞便,就可以預防流行繼續散佈。

  5.給家長的建議:腺病毒的感染通常症狀很輕微,而且可以自癒,然而父母應該要知道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像中耳炎、脫水及肺炎,則需要看家庭醫師。

 

 

  

 

腺病毒有40多種類型,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症狀為主,以第1、2、3、5、6型較常見。症狀包括發高燒、咳嗽、喉嚨痛,少數會引起肺炎。有些病人扁桃腺紅腫甚至有化膿的情形。患者初期可能有嘔吐、腹痛等現象。若眼睛有結膜炎則稱為結膜咽喉熱( Pharyngoconjuntival fever)。腺病毒患者有20-30%發燒會達一個禮拜以上。  

 

  腺病毒亦可引起其他系統的感染。40及41型可引起腹瀉,11及21型會造成出血性膀胱炎。其他如心肌炎,雷氏症候群亦有文獻報告過。 

 

   治療一般只需症狀治療,目前並無抗病毒藥,患者大多會痊癒。國內外有少數引起呼吸窘迫症候群或嗜血症候群而死亡的案例。所以病童在發燒期間,家屬還是要多注意其活動力、精神,若有異樣趕快送醫。  

 

 

腺病毒一秋春季強悍的感冒病毒

                            郭 明 裕 醫師

   在嬰兒呼吸道感染中,以呼吸融合病毒最多;居於次角的首推腺病毒,常發生於每年秋天以及上半年的春、初夏為主。腺病毒於1953年才經證實為EKC(流行性角膜結膜炎)與PCF(咽結膜熱)的致病病毒。此病毒是一種70-75nm大小的DNA病毒,有41型之多,毒性較強的以3.7,這幾型為代表。另外12.18.31型的腺病毒在動物實驗中出現過致癌傾向,但人類仍少有發現。

 

  腺病毒,顧名思義,乃是因其對腺體、淋巴組織有強力感染力得名,一般潛伏期57天左右,容易侵犯6個月至5歲小孩,佔兒童呼吸道感染5-20%。一般秋春以呼吸道感染為多,春、初夏以合併結膜炎為多。大部份由飛沫傳染,少部份由糞便接觸感染。培養病毒主要由喉嚨、結膜、糞便三處。疾病的過程約5-7天,也有進入第二星期的。感染2-3星期後產生抗體,可持續一至數年,同型病毒再感染的機率很少。

 

  臨床上呼吸道感染最多,一般都是發燒、咽炎為主,流鼻水、咽痛也有,常合併中耳炎,以1-5型最常見。另外咽喉炎常合併濾泡性,尤其是伴隨在二歲以下的白色膿泡扁桃腺炎最典型,腺病毒引起的咽炎佔兒童咽炎15-2O%。

 

 腺病毒3.7.21型引起的肺炎佔兒童肺炎的7-9 %,因毒性強有高達10%致死率,大部份因對氣管、肺泡造成嚴重傷害,而有阻塞型細小支氣管炎(BRONCHIOLITLS OBLITERANS),氣管擴張不全等併發症,另外也因為氣管壁傷害而有百日咳樣的咳嗽症狀。

 

  春、初夏常會有發燒、咽炎、結膜炎等合併症狀叫做咽結膜炎熱(PCF),尤以第3型最多。另外有時在初夏會有傳染性結膜炎(EKC)流行,這時以第8.19.31型最常見,也有由游泳池傳遞流行開來的現象。

 

  至於腸胃道的腺病毒感染,則以腹痛、嘔吐、發燒、頭痛、腹瀉症狀為主,其中以40﹒41兩型最重要。另外方可引起腸系膜淋巴炎或盲腸炎等,如果腸套疊的病例增多時亦應想到腺病毒感染,尤其走2歲以下之小嬰兒為最。有些嬰兒常合併不定型疹子。

 

  腺病毒11,21可以造成兒童血尿、頻尿、解尿困難等症狀的出血性膀胱炎。而第7型腺病毒甚至可以形成雷氏症候群,致死率高。

 

  每年秋冬春的冷天中,成人最常見的感冒病毒,主要是以 A型流行性感冒為主,嬰幼兒主要是以呼吸融合病毒為主。而在這一漫漫冷天中,卻潛藏著一種會造成嚴重肺炎、氣管炎的腺病毒,尤其是第7型的腺病毒更要小心。

 

春天裡感冒的主角腺病毒

 

在嬰兒呼吸道感染中,以呼吸融合病毒最多;而居於次角的首推腺病毒常發生於每年的上半年。在內一、二月份的冬天三、四月春天至五、六月初夏皆可看到它的存在。十九世紀末葉醫師已知有EKC(流行性角膜結膜炎),而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又有一種PCF ( (咽結膜炎熱)但真正證實它的工作卻遲至一九五三年。它是一種70 ~ 75nm大小的DNA病毒,和輪狀病毒大小相差不多;但輪狀病毒是RNA病毒,醫學上認為DNA病毒複製率高。所以疾病常較嚴重或惡性。

 

  腺病毒目前已知至少有卅五種型。而在動物如狗、猴子、雞、牛也可發現。一般它在四°C可穩定生存七天,四°C則十四天,卅六°C則七天,五十六°C則卅分鐘內被破壞,所以它活躍於每年的上半年,尤其春天。另外在實驗室中利用其DNA核酸(GuanineCytosine)含量比成三族群。型l、2、4、5、6 G-C含量比為五七% ~ 六一% 無惡性傾向。列為第一族,型3、7、8、11、14、16、2l G -C含量比為五% ~ 五三%微惡性傾向,列為第二族,型12、18、31 G-C含量比為四八% ~,四九%高惡性傾向,這種結果在動物實驗中出現過,但人類仍少有發現。

 

  腺病毒,顧名思義。乃是因其對腺體、淋巴組織有強力感染力,一般潛伏期五~七天左右,容易侵犯六個月至五歲小孩,佔兒童呼吸道感染五~三%。一般冬、春以呼吸道為多,春、初夏以合併結膜炎為多。大部份由飛沫傳染,少部份由糞便接觸感染。培養病毒主要由喉嚨、結膜、糞便三處。疾病的過程約五~七天。也有進入第二星期的。免疫學上在感染三天後可測到呼吸道有特異型IgA抗體形成,另外在鼻腔分泌物有特異型IgA和IgG抗體形成,而抗體在感染二~三星期後達到最高。然後在二 ~ 三個月後下降,抗體可持續一年至數年,同樣型病毒再感染的很少。

 

  臨床上呼吸道感染最多,例如普通感冒。一般都是發燒,咽炎為主,流鼻水、咽痛也有。另外咽炎最常發現有濃泡性。尤其是伴發在二歲以下的白色膿泡扁桃腺炎最典型,佔所有非鏈球菌扁桃炎的2/3。另外常伴有發燒、頭痛、喉痛,加上一部份有結膜炎。則可診斷為PCF(咽結膜炎熱)。有些病毒往下呼吸道侵犯。則可產生喉炎、氣管炎,而有Group(哮吼)的病例。在二歲以下小孩尤其更易小支氣管炎和病毒性肺炎。在這些病人發燒期,白血球增加。但以多形核白血球增加為主。而發燒後則轉為淋巴球為主。但大部份病人還是以自血球偏低現象為多,這意味腺病毒有抑制骨髓的正常反應。它所造成的小支氣管炎容易破壞小氣管壁,另外分泌物如痰也很濃,容易造成氣道阻塞,所以有阻塞性小支氣管炎(Obliterant bronchiolitis)或單側性肺擴張症候群(Unilateral hyperulencent lung symdrome)的特殊症狀,因 DNA 的腺病毒進入氣管或咽喉皆可造成淋巴、腺樣體肥厚,故可有厲害的咳嗽如百日咳樣。甚至可造成氣喘的形成。

 

  腺病毒引起的肺炎和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的不同是,病毒引起的常是兩側性。另外和黴漿菌引起的肺炎不同的是,病毒引起的常在二歲以下。而黴漿菌引起的常在秋天和五歲以上,稍作區別。總之引起呼吸道感染以第一型至第七型為最多。且日後形成慢性的氣管炎,肺氣腫亦不少,尤其免疫體差的病人、如早產兒。癌症病人或移植器官病人。

 

  眼睛的部份可看到濾泡性的結膜炎。常是單側,會有流淚、燒灼感:結膜充血。耳前淋巴腫,大約十至廿天消失。另外在臨床上伴隨發燒、咽炎,尤其咽部有濾泡性的淋巴腫的咽炎則,可以被診斷為PCF(咽結膜炎熱)而其以第三第七型較常見。至於成人則可發生EKC(流行性角膜結膜炎)但以在接近夏天或游泳季節出游泳池傳染為主,以第八型較多。

 

 至於胃腸道,則以腹痛、嘔吐、發燒、頭痛、腹瀉的胃腸炎為主,但比輪狀病毒的咽吐:水瀉症狀輕。並常併呼吸道症狀,其常見亦以第三第十型為多,另外亦可引起腸系膜淋巴腺炎或盲腸炎等,如果腸套疊的病例增多時亦應想到腺病毒,尤以併有呼吸道感染小於二歲的嬰兒為最,因腺病毒容易侵犯迥腸上的淋巴組織,造成迴腸上腸蠕動障礙而形成大腸吃小腸的腸套疊

 

  皮膚的症狀以出現疹子為主,常像麻疹或德國麻疹,筆看過二個類似病例。皆為結膜炎併有融合之紅疹,咽炎,但無發燒,沒有Koplik Spots。另外也有最後以玫瑰疹表現的,總之在春天小嬰兒出疹一定要和麻疹、德國麻疹、腸病毒疹鑑別,像去年夏天則出現大量類似德國麻疹的腸病毒疹,因腸病毒常在熱天且最常出現疹子等。故可資判別,而麻疹雖是春天最多,但一定高燒。併三C(結膜炎,咳嗽、流鼻水),德國麻疹也常是春天出現,但少有發燒,結膜炎,且疹子比較分散,看起來乾淨。且和麻疹皆由上往下出疹子。皆可作為判別。

 

 泌尿系統可以看到一種不常見的急性出血性膀胱炎,最主要的症狀有:解尿困難、頻尿,和血尿,而此血尿常出現會帶血塊狀,表示血尿中有血小板的流失和凝血因子存在。故為新近失血,而失血地方在膀胱壁,和一般的腎絲球腎炎,因紅血球流失的血球不同。因其不會造成凝固血塊。有人培養出腺病毒11型可有此現象。但勿忘在使用Endoxan抗癌藥也會引起同樣急性出血性膀胱炎。另外也可以在尿中發現紅血球血尿的腎炎,故可和鏈球菌腎炎分別,因後者常發生三 ~ 五歲以後,並以秋天為多。

 

 其他在心臟方面可造成心肌炎、心包膜炎,但不多。在腦神經方面可造成無菌性腦膜炎。但也不如腸病毒多,另外關節炎、中耳炎。甲狀腺炎、有報告,但不大多。

  在治療上只藉症狀治療,如退燒藥的使用和化痰藥、鼻塞藥的予以減輕症狀痛苦,結膜炎少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至於預防上目前也只有第四、第七型活疫苗使用,但因型別太多,很難全面防治。

  總之,在春天如果發現感冒增多時即須注意腺病毒的存在,尤其低於十五°C的天氣。特別在二歲以下的嬰兒發現有點狀的扁桃炎、結膜炎、發燒,或大一點小孩有濾泡性咽炎和不定型出疹,且類似麻疹或德國麻疹,加上輕微的腸炎或腸套疊、出血性膀胱炎等出現皆應察覺腺病毒的存在

 

  臨床上應防其造成厲害的呼吸道炎或慢性氣管炎,尤其第三、第七型的感染。在愈小的嬰兒可造成阻塞性小支氣管炎,應注意其危險性甚至死亡,在有肋骨凹陷、呼吸困難,有不安的症狀,應考慮呼吸治療。甚至呼吸器、氣管內管的輔助加護治療。國外和國內皆有呼吸衰竭死亡的病例報告,應切記!有部份嬰兒猝死症也有此病毒的培養出現,因其容易在每年一至三月,一至三月大嬰兒,每天的清晨造成的。故春天的腺病毒,不可謂不毒。

 

喉部結膜性熱

 

一種流行性喉痛,大多由腺病毒(adenovirus)引起。以發燒、喉痛及結膜炎為特徵,眼球及眼臉結膜呈濾泡性充血。發燒現於90%病人,持續4 - 5天
  
  通常單眼發病,病眼有少許血清樣滲出物,易流淚。後頸區淋巴腺腫大亦為常兒。75%病人扁桃腺與咽喉後壁可出現淋巴組織的紅腫。

 

   該病好發於春、夏天,經過七天的潛伏期後,臨床症狀才會出現。

   在症狀上,PCF與一般感冒症狀類似,主要為發燒、咽喉炎及眼睛結膜炎。生病初期病人常會有頭痛、身體不舒服等症狀,按著會出現喉嚨痛、全身酸痛、眼睛酸痛及發燒。

 

   較大的小孩會訴說喉嚨痛、喉嚨乾燥,且類似有東西卡住喉嚨,如果給醫師檢查會發現扁桃腺及咽喉的淋巴腺腫大。甚至有百分之二十的病患有化膿性扁桃腺炎,同時會引起鼻塞、流鼻水現象 ,另有百分之二十有流鼻血症狀。此外有部分病人會發生嘔吐或腹瀉罹病期間比 一般濾過性病毒感染較長。

 

咳嗽治不好腺病毒是原兇                    郭明裕醫師

    小朋友罹患劇咳且醫生都看不好,除了本身存在一些心肺重症原因外,大部分都是季節性的病毒所致,這中間尤其以腺病毒最凶狠,它也是造成咳嗽、肺炎、氣喘最重要的禍首

 

   自古以來即流傳一句普世名言:「醫生怕治嗽」,這話一點都沒錯,但是很少醫生去探究其原因與道理。

 

   其實一個小朋友罹患劇咳旦醫生都看不好,除了本身存在一些心肺重症外,大部分都因季節性的病毒所致,而這中間以腺病毒最重要,其次才是流感病毒、呼吸融合細胞病毒黴漿菌

 

    為什麼腺病毒那麼的重要?因為

  1. 腺病毒流行季節長,由秋天綿延至次年春天為止。
  2. 腺病毒是DNA病毒,毒性強對氣管傷害大。
  3. 腺病毒有40多型之多,每年得到其中幾型感染很平常,尤其是兒童或幼兒。
  4. 腺病毒中的前7型在動物實驗中有致癌傾向,可見毒性之強。
  5. 腺病毒對氣管周邊的淋巴腺與腺體皆可能造成發炎腫大現象,所以恢復期頗長。

 

   由以上的腺病毒特性可知,病人如果感染某些的腺病毒,即會產生劇烈咳嗽,且治療時間很長,這些因素會造就「醫生怕治嗽」這句名言。下列試就腺病毒引述氣管傷害的機轉與治療原則分述如下:

 

   腺病毒尤其是1、3、5、7、21等型感染呼吸道,首先造成發燒、咽炎、喉炎、喉嚨痛。可看到白色膿泡扁桃腺炎、濾泡性或結節性咽喉炎等淋巴腺腫大。繼之往下感染呼吸道上皮細胞,產生大量CD4+和CD8+淋巴球,誘發大量介白質,使巨噬細胞大量分泌,一部份甚至釋出PAF(血小板活化因子),與血小板,使噬紅性白血球浸潤於上皮細胞,引發具神經毒性的主要蛋白物質,發炎細胞並釋放出有害自由基ONOO-、H2O2、O2-2等破壞上皮細胞、造成副交感神經裸露、而一部份肥大細胞可釋出出大量硫化白三烯素C4、D4、E4或B4作用在受體上,使氣管肌肉收縮、氣管上皮細胞受傷、上皮纖毛缺損、分泌濃痰、卡在氣管壁,使病人有呼吸或咳嗽不順暢感,甚至仍得胸悶或劇咳。

 

   但初期皆因沒上皮纖毛幫忙而感覺咳不出痰,每每咳嗽數星期之久或數月,更有造成阻塞型細小支氣管炎、氣管擴張不全等嚴重慢性肺病的後遺症。臨床上因為氣管壁傷害厲害而有所謂百日咳樣的咳嗽症狀。如果病人是小嬰兒,甚至會因咳嗽能力不足而造成呼吸衰竭與死亡的不幸後果。

   針對上述腺病毒的氣管壁、肺泡傷害機轉,我們如要治療這個咳嗽不止的氣管炎(尤其是愈小的病人)必須有下列三項重點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0px;} A.smaplink IMG { PADDING-BOTTOM:0px;PADDING-LEFT:2px;WIDTH:31px;PADDING-RIGHT:4px;HEIGHT:13px;PADDING-TOP:0p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馬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