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側彎

病因:

脊椎側彎症可發生於頸椎、胸椎、腰椎等處,以胸椎和腰椎最常見百分之八十五的脊柱側彎是原因不明的,其餘的可能是續發於肌肉神經病變或骨骼及結締組織的異常。常見於青少年及老年人。青少年患者常見關節韌帶鬆脫但確切機轉並不清楚,發生率為百分之三,女性明顯好發於男性,側彎角度的增加以生長快速時期為最明顯,只要角度不要超過50度以上¸多數在青春期後角度不太會再增加。若角度超過50度以上則即使不再長高¸角度仍有可能會繼續增加¸胸椎側彎角度若超過60度則會影響到心肺機能;老年人一般是退化所致,有的是年輕時就略為側彎而隨年齡增加使得症狀加劇,退化性的側彎可從X光中看出病變

症狀:

會有肩膀不等高、骨盆一高一低、一邊胸部較大及胸廓變形的現象;若側彎角度過大可能因壓迫到神經而出現下肢酸麻或無力。

護理原則與治療:

        一般脊柱側彎治療的原則如下:20度以內的側彎¸每半年追蹤觀察即可,若出現易腰酸背痛可做軟深操或拉筋操、熱敷讓肌肉放鬆;20度到45度的側彎在考量不影響發育的情況下則應每天穿戴背架¸直到骨頭不再生長為止,但需小心發生肋骨變形的後遺症,且因長期倚靠支架肌肉容易變得沒有力氣,故需常常作增強激勵的運動如舉啞鈴等;大於45度的側彎則必須以骨科手術矯正。運動本身無法矯正側彎角度¸但可以維持軀幹肌肉的力量及柔軟度¸是穿戴背架治療的一部份¸游泳尤其是很好的一種運動¸值得提倡。

脊椎矯正的治療效果,依下列情況而有所差異

1.依年齡不同:

年紀愈大,骨骼愈僵硬,矯正效果較慢;年紀愈小,效果愈快。

2.依神經壓迫時間:
神經壓迫愈短,則矯正效果愈好,若神經壓迫愈久,則矯正效果愈慢。

3.依個人工作情況:

較須使用脊椎負擔工作者,矯正效果較慢,工作較輕鬆者,矯正效果較好。

4.依個人姿勢習慣:站姿、坐姿及蹲下拾撿重物的習慣,與矯正效果有關,不良姿勢習慣者,矯正效果較差。

5.     加以輔助器材:
如腰惟側彎者,加以護腰帶輔助;頸椎有問題者,加以健康枕頭;如腰椎常酸痛者,亦在於坐椅上加以護腰帶,以保護腰椎。

矯正期間必須在生活上多注意下列調養:

1.    保持正確姿勢:尤以坐姿及睡姿須特別注意。

2.    不做激烈及跳躍運動,嚴重者尚須臥床休息。

3.    不睡太軟床舖,避免脊椎變形。

4.    不抱重物,減少脊椎負擔。

5.    使用柔軟體操,避免肌肉僵硬。

6.    穿著輕快、柔軟且具有彈性的鞋子,以免增加脊椎負擔。

7.    常做熱水浴可消除肌肉僵硬。

8.    常做仰泳運動(尤以海水較具浮力)可使肌肉強化,以利脊椎的保護。

9.    定期做脊椎矯正,以利脊椎之保養,常人以每星期保養一次,而老人以每星期保養兩次為佳。

10.  若有酸痛再犯,應及早治療,以免延遲病情。

日常保健:

1.    坐姿必須端正,若須長時間端坐時,所坐的椅子必須有靠背,且椅背的角度不可大於115度,臀部與椅背必須緊靠,若能在腰部加墊一個護腰墊,則更能保持腰椎的正常弧度。

2.    走路時,挺胸而非挺著肚子,以免腰椎往前突而造成腰椎神經壓迫,懷孕婦女尤須注意。

3.    睡覺時,為保持頸椎正常弧度,應將枕頭改為符合人體頸部工學設計(符合頸部正常弧度)的健康枕頭,避免睡高枕。

4.    避免彎腰撿拾重物,宜以蹲下取之。

5.    避免單側抱重物。

6.    肩挑重物應以兩側肩部輪流負擔,避免長期使用單側,以免造成胸椎側彎。

7.    避免使用臉朝下的趴睡姿勢,以免造成頸椎側彎。

8.    避免飲食過量,防止體重過重,增加腰椎負擔。

9.    攝取足夠鈣質,防止骨質疏鬆症提早發生,含鈣食物有乳酪、牛乳、甘藍菜及豆腐等。

10.適當、適量運動,藉以強化肌肉,增加關節柔軟度,以保持良好姿勢,防止骨骼老化,減緩鈣質流失。

 

脊椎側彎可分為功能性側彎與結構性側彎二種。

功能性側彎通常是可逆的,也就是並非由天生病因所影響。結構性側彎通常是不可逆的,原因有很多,但多數病例是以特發性為主。


脊椎側彎  

其實脊椎側彎形成的原因大多是由骨盆歪斜或胸椎和腰椎錯位而引起的.

因為患者的骨盆歪斜後就會導致高低肩, 身體一邊的的重量向下壓擠而脊椎會形成ㄑ的形狀, 身體會有自我平衡的機制不然就會走路歪歪的或跌倒, 所以會自然而然的形成S形的脊椎側彎現象

就以脊椎側彎所引起的坐骨神經痛、脊椎疼痛是必然現象外,在外觀上也會有顯然不同,如果是屬於腰椎側彎者,則外觀上會有骨盆高低、長短腳的情形; 如果是屬於胸椎側彎者,則外觀上會呈現高低肩、肋骨變形、女性還會有胸部一大一小的現象; 如果是屬於頸椎側彎者,則外觀上會有耳朵高低、鼻梁側歪、大小眼的現象。 

而脊椎側彎還會引起各式各樣的慢性疾病、自律神經失調症狀,舉凡頭痛失眠、噁心噁吐、血壓異常、心律不整、心臟疾患、胃腸病、糖尿病、腎臟病、生殖系統、婦科疾病、不孕症等都有很大關係,而這些疾病一旦發病久了都只能長年借助藥物的控制時,即俗稱的「慢性疾病」。 


脊椎側彎問題的人,不必擔心一定要開刀側彎25以內,藉運動就能矯正,超過45以上,才須評估是否開刀;尤其是側彎程度已嚴重影響到外觀、呼吸心肺系統消化系統臟器時,才有開刀的必要。臨床發現有些高齡八、九十歲的人,脊椎側彎雖然嚴重,沒開刀一樣生活得很好,只是身高變矮些而已。

 脊椎側彎小於10以內,大都可被接受,只要注意儀態及維持左右對稱即可;平時可多做些伸展運動,讓全身肌肉動起來,也可游泳吊單槓。搬運重物時,儘量避免手提,最好使用雙肩揹包,若只有肩帶,應該兩肩輪流揹。

 醫師治療前必須先照X,瞭解脊椎側彎角度,同時透過核磁共振瞭解是否壓迫到神經,再進一步評估採取何種方式治療。

 脊椎側彎10至25度之間,鼓勵多做運動,保持姿態挺拔。矯正脊柱運動,以能平衡左右肌肉對稱為主。

 脊椎側彎25至45度之間,只做運動調整姿勢就不太足夠,須要穿上特製背架矯正,避免惡化;建議穿不住矯正衣的人,至少要在晚上睡覺時穿上,設法以外力側彎脊椎壓回來。

 脊椎側彎超過45以上,藉由運動穿背架改善的效果有限時,就須要考慮開刀,但還要評估患者的體能狀況、年紀、意願等;尤其是要考量心肺功能消化功能,有無因胸腔胃腸受到壓迫扭曲而變差。

改善脊椎側彎不求人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0/06/25

輕微脊椎側彎需要治療嗎?署立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吳錦雯表示,脊椎側彎角度在25度以下不需要穿背架,可以用復健方式改善脊椎側彎,建議平時可以在家做一些運動伸展、強化背部肌肉,如在地板鋪大毛巾,然後趴在地板上,雙手、雙腿同時往上延伸,呈現「V」字型,停五秒再放下,這動作有助強化下背部肌肉,改善輕度脊椎側彎。

除了上述動作外,輕微脊椎側彎患者如果脊椎朝左彎,代表右側背肌比較緊繃,此時可以左手扠腰,右手向左彎曲,好像在做體操一般,一樣停五秒左右,幫助延展肌肉。

另外,患者也可以站直,面對牆壁,手扶著牆壁盡量向上伸直。吳錦雯醫師解釋,手扶著牆壁,才有支撐點,比較好施力。如果手懸空,動作會比較吃力,訓練效果較有限。或者像拉單槓也可以訓練背部肌肉。

吳錦雯醫師說,以上動作每個動作約做5分鐘左右,所有動作交替進行,每次訓練時間最好維持在15分鐘上下,一天三次,持續練習,對背部肌肉很有幫助。

有時物理治療師也會讓患者接受「腰椎牽引」,以物理方式矯正脊椎側彎。吳錦雯醫師表示,治療過程都以機器客觀控制力量、速度,比較安全。如果是坊間推拿、整脊師傅以徒手方式進行腰椎牽引,力道、速度一旦拿捏不當,很容易出問題。

醫師提醒,要預防脊椎側彎,坐下來的時候要避免翹二郎腿,以免骨盆歪掉。平時不要彎腰駝背。站的時候雙腳與肩同寬,不要站三七步,從正確姿勢著手,減少脊椎側彎發生機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脊椎側彎 腰椎 骨盆
    全站熱搜

    安馬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