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刮痧消暑氣 瞄準穴位散熱升級

一到夏天只要在戶外活動沒5分鐘,多數人共通的怨念就是熱到快抓狂,若頻繁進出冷氣極強的室內,或是大口喝下冰品冷飲,中醫觀點認為反而容易把暑氣封在體內,排汗、散熱困難形成「陰暑」,想要排出暑氣,中醫師建議,可以靠陶瓷湯匙或者薄荷棒,沿著風池穴往肩井穴的方向(由後髮際往肩膀方向)進行刮痧散熱。

 37170  

刮痧消暑記得要順著風池穴往肩井穴的方向,避免來回刮引起皮膚擦傷。(攝影/黃志文)

中醫師張文馨指出,「陰暑」特愛找上嗜吃冰品、吹冷氣的人,因愛吃冰品吹冷氣身體容易犯濕邪,造成汗孔閉塞,暑熱之氣無法正常排汗散出,就會開始頭痛身重、肩頸僵硬;另外,濕氣滲入脾胃,也會引起腸胃不適、胸悶噁心、食慾差等症狀,可以觀察舌頭上是否鋪了一層白白偏厚膩的舌苔。

刮痧方向:風池穴肩井穴

想要減輕頭痛不適、去暑退熱,可以使用陶瓷湯匙、或者薄荷棒沿著風池穴往肩井穴(由後髮際往肩膀方向)進行刮痧,約刮 20下左右即可,切記往同一個方向刮,當出現發紅的「出痧」就好。

 37171

風池穴到肩井穴的刮痧方向。(攝影/黃志文)

張文馨醫師解釋,刮痧去暑的原理是透過血管擴張、微血管破裂,使皮膚出現片狀或點片狀瘀斑或出血,來達到散熱的效果,力道不要過大,若刮出一大片黑青反而對身體不好。

刮痧工具:陶瓷湯匙、薄荷棒

另外,為了避免皮膚表層因摩擦而受傷破皮,刮痧時須搭配適當的潤滑劑,常用冷開水、萬金油、米酒促進血液循環,但皮膚容易過敏或肌膚嫩薄的人,不宜用萬金油、米酒,可用嬰兒油或水代替較無刺激性。

如果是使用薄荷棒作極輕微的刮痧,就不需再加潤滑劑。刮完痧後,先用毛巾擦乾皮膚上的潤滑劑及汗水,之後再喝一杯溫開水,記得不要喝冰水,還有提醒皮膚有傷口或皮膚病、血友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經期與孕婦的腹部、空腹時、糖尿病傷口不易癒合的人不宜刮痧。

肩頸刮痧消暑氣 瞄準穴位散熱升級

夏日炎炎在陽光下曝曬過久,一不小心就頭昏眼花,還伴隨陣陣噁心想吐,中醫師指出,中醫將長時間待在烈日下引起的中暑稱為「陽暑」,想要第一時間緩解症狀,可用指腹按壓人中穴止暈,另外搭配毛巾濕敷在大椎穴與內關穴上,以物理效果降溫。

中醫師張文馨表示,若出現中暑症狀時,可以先按壓人中穴幫助緩解暈眩,接著將毛巾沾濕,水溫以室溫偏涼為宜,切記水溫不要過度冰冷,以免暑氣被封在體內無法散出,敷在頸椎上屬督脈的大椎穴,與手腕上屬心包經的內關穴,以濕毛巾散熱的物理作用配合中醫穴位理論消暑降溫。

張文馨醫師表示,濕毛巾敷穴位如同退熱貼的效果,市售的退熱貼內含水凝膠與清涼劑,一般是用在退燒,而濕毛巾就是最簡單方便的退熱貼,利用水汽化帶走熱量,達到局部降溫散熱的效果,拿來貼在大椎穴及內關穴降溫成效更好,尤其可以充當夏日應考的考生們,或者在太陽下奔波的忙碌上班族朋友的消暑法寶。

濕敷督脈大椎穴

【位置】:穴道位於第7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之間凹陷處,取穴可從後頸部,低頭時頸椎的最高點。

【功效】:若出現類似中暑症狀時,按摩或輕拍大椎穴可幫助散去體內積藏的熱氣,疏風清熱益氣,或是將毛巾沾水濕敷亦有功效。

 37162

以濕毛巾涼敷大椎穴助消暑。(攝影/黃志文)

濕敷心包經內關穴

【位置】:手腕橫紋中央正上方2寸,約3個橫指寬。

【功效】:濕敷毛巾在穴位上,主要效果為平撫情緒緊張,安定心神、減少煩燥,改善胸悶、呼吸不暢,另外對平胃降逆,減少噁心想吐等腸胃不適症狀也有緩解的效果。

 37163

以濕毛巾涼敷內關穴助消暑。(攝影/黃志文)

arrow
arrow

    安馬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